商報記者 譚柯 實習生 張春蓮
  重慶商報訊 “泥土路,無公路,生產不發展,致富沒門路”幾年前人們這樣形容合川區大石街道金鐘村。這個小村地處嘉陵江的一個拐彎處,因三面臨江不通公路,經濟落後,村民收入低。金鐘村很多人不甘心這樣的生活,其中就包括現村黨支部副書記唐雪松。這位40歲的漢子,大專畢業後留在了村裡,是村民眼中“有擔當、有魄力的能人”。
  如今,在唐雪松的帶領下,一條4.5公里的水泥路修通了,蔬菜、枇杷等農產品運了出去,光棍小伙紛紛娶了媳婦……
  致富不忘帶領鄉親
  金鐘村,原是一個貧窮落後村,泥土路,沒通公路。“過去出村的泥巴路讓人下雨一身泥,晴天一身土。”唐雪松回憶說。金鐘村因為地方偏遠,交通不暢,很多年輕人紛紛到沿海打工。
  唐雪松沒有外出打工,大專畢業的他回到了村裡。他在村裡從砂石開釆做起, 慢慢地越做越大。1998年,他創辦了雪松建材經營部。在金子砂石場從事砂石開釆銷售,並承接一些小工程。後又承接小工程,年收入達10萬元,是當時村裡的“富翁”。
  富裕起來的唐雪松一想到自己所在的村,因為位置偏遠,不通公路而許多人沒有富裕起來,村上的小伙子娶媳婦都難……想到這些,十分難受。要致富,先修路。他下定決心要為村裡修一條公路,讓更多人富起來。
  自費20多萬元修路
  2008年底,唐雪松被推選擔任金鐘村一社社長後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社員們商量著手修路。但一提到修路,村民們都搖頭。
  “村民怎麼會反對修路呢?”唐雪鬆了解得知,為了修路,村裡“能人”們都曾經出過力,可最終沒修成一條路。
  原來,修建出村路需要占用另一個村的耕地,但就“補償”問題一直沒談攏。
  這次,唐雪松下定決心要把事情乾成,他磨破了嘴皮說盡了好話,最終與鄰村那幾戶村民達成協議,他自己先行墊付近2萬元“補償金”。
  2010年,金鐘村黨支部換屆,唐雪松當選為支部副書記。他多方爭取,修建4.5公里的毛坯路得到了上級的資金補助。但這條路的預算為57萬元,而補助金只有39萬元。唐雪松默默掂量著,村裡不富裕,老百姓要籌齊18萬元不容易啊,可指標來得不易,前期工作也做了這麼久,不能讓金鐘村的第一條公路就這樣擱置!
  為此,他個人帶頭捐錢,還說服妻子和自己一起為修路奔走。看到這一情景,村民被帶動起來了。經過艱辛的努力,2011年,金鐘村終於通公路了。取名為官金路。路通了,村民們笑開了花!更有村民把這條路叫做“雪松路”。
  2012年,官金路路面硬化指標下來了,唐雪松拿出20多萬元,對官金路的路面硬化。路修好了,村裡發展水產養殖、枇杷種植等產業,老百姓的錢包一天天鼓起來,唐雪松樂了,老百姓也樂了!
  帶領發展特色產業
  在唐雪松的帶動下,金鐘村村路通了,富起來的老百姓也積極主動出資支持村裡的公益事業,修通社道10公里,昔日的無公路村變成瞭如今92%的村社通了公路。金鐘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由2011年的4800元增加到6480元。
  為了更好地帶動村民致富,唐雪松又動員村民將800餘畝河灘荒地租出去,種植特色玉米,僅這一項,每年就為村民增加收入近30萬元。目前,唐雪松正帶領村民大力發展兩項特色產業——枇杷種植和1000畝優質蔬菜種植基地。  (原標題:自掏腰包20萬 唐雪松修通村裡首條公路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k63rkgdu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